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科目(不是试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

 

   A.稳定性

 

   B.个体性

 

   C.直接性

 

   D.情感性

2.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 )等几类。

 

   A.首要特质

 

   B.次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根源特质

3.暗示可以分为( )。

 

   A.直接暗示

 

   B.反暗示

 

   C.自我暗示

 

   D.间接暗示

4.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一个人在不安的时候(例如:处于危险情境中时)容易喜欢上别人,这是感情的错误归因。

 

   A.对 

   B.错

5.归因于能力是一种外在的归因。

 

   A.对 

   B.错

6.回避型依恋属于消极的依恋类型。

 

   A.对 

   B.错

7.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体现了暗示的作用。

 

   A.对 

   B.错

8.企业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提高工作效率。

 

   A.对 

   B.错

9.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增加亲密程度。

 

   A.对 

   B.错

10.态度的特点包括稳定性、内在性、针对性。

 

   A.对 

   B.错

11.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规则游戏。

 

   A.对 

   B.错

12.一般来说,第一次见面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A.对 

   B.错

13.在企业中,服从只有积极效应而没有消极效应。

 

   A.对 

   B.错

1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结互助应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的互利行为。

 

   A.对 

   B.错

15.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变量。

 

   A.命名

 

   B.等比

 

   C.等距

 

   D.顺序

16.有现实内容的忐忑不安和提心吊胆是( )。

 

   A.烦恼

 

   B.抑郁

 

   C.强迫

 

   D.焦虑

17.( )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

 

   B.表演型

 

   C.强迫型

 

   D.焦虑型

18.心理测量是为了寻求、了解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之内的( )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措施。

 

   A.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B.抑郁情绪

 

   C.情绪状况

 

   D.身体健康水平

19.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心理异常( )。

 

   A.行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B.缺乏对社会文化习俗的理解

 

   C.缺乏社会文化习俗基本概念

 

   D.行为对各种文化习俗的偏离

20.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 )。

 

   A.社会学原则

 

   B.统计学原则

 

   C.人类学原则

 

   D.心理学原则

21.关于社交焦虑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社交焦虑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体验

 

   B.社交焦虑的原因是成长过程中的挫折

 

   C.社交焦虑者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伴有生理上的症状

 

   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会减少社交交往

22.持“性恶论”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苟子

 

   B.荀子

 

   C.世硕

 

   D.告子

23.去中心化是一种( )。

 

   A.行为疗法

 

   B.积极关注技术

 

   C.完形疗法

 

   D.认知治疗技术

24.羞耻是一种( )的社交情绪。

 

   A.积极

 

   B.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C.消极

 

   D.作用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