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科目(不是试题)


1.消费者剩余:( )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2.等成本线:( )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3.短期成本:( )

 

   A.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4.一级价格歧视:( )

 

   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垄断竞争:( )

 

   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6.洛伦兹曲线:( )

 

   A.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B.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C.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D.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7.边际产品价值:( )

 

   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8.逆向选择:( )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9.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   )。 

 

   A.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

 

   B.为谁、何时、什么、那里

 

   C.如何、什么、何时、那里

 

   D.什么、多少、如何、为谁

1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  

 

   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11.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

 

   A.MUA/PA < MUB/PB  

 

   B.MUA/PA > MUB/PB

 

   C.MUA/PA = MUB/PB  

 

   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

12.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A.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B.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C.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D.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13.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

 

   A.300

 

   B.100

 

   C.200

 

   D.500

14.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 

 

   A.无差异曲线

 

   B.等成本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生产可能线

15.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

 

   A.总成本曲线  

 

   B.生产函数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成本函数

1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

 

   A.产品有差别 

 

   B.产品无差别

 

   C.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 

 

   D.以上说法都对

17.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    

 

   A.飞机

 

   B.卷烟 

 

   C.种植业 

 

   D.汽车

18.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19.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0.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为(     )

 

   A.10万元

 

   B.7万元

 

   C.3万元

 

   D.不可确定

21..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

 

   A.有效市场理论 

 

   B.看不见的手

 

   C.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22.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23.strong>两部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包括(   )。 

 

   A.商品市场均衡

 

   B.要素市场均衡

 

   C.政府收支均衡

 

   D.家庭和厂商收支均衡

 

   E.国际收支均衡

24.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

 

   A.边际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总大于零

 

   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

 

   D.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

 

   E.总效用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