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圆梦计划”综合复习题集(专升本)
一、大学语文本科
(一)
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散文是(A)
A.《种树郭橐驼传》
B.《季氏将伐颛臾》
C.《谏逐客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A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梁启超
3.《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D)
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
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
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 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
4.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d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5.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B)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有关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措施是()C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7.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D)
A.传记 B.奏章
C.文论 D.史论
8."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a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韩非子》
9.下列诗作中,具备飘逸清丽艺术格调的是(B)
A.郭沫若《炉中煤》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闻一多《发觉》 D.艾青《我爱这土地》
10.《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c
A.茅盾
B.冰心
C.鲁迅
D.钱钟书
11.曹禺的代表作是(A)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B.《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12.《沙滩上的脚迹》选自()b
A.《闲书》
B.《茅盾全集》
C.《朝花夕拾》
D.《往事》
13.“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D)
A.刘永、辛弃疾 B.李清照、柳永
C.辛弃疾、李清照 D.苏轼、辛弃疾
14.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c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15.《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C)
A.共叔段、公子吕、颍叔考 B.郑庄公、颍叔考、公子吕
C.颍叔考、祭仲、公子吕
D.子封、共叔段、颍叔考
16.散文诗《门槛》全文采取的是()a
A.象征
B.对比
C.比方
D.类比
17.李斯《谏逐客书》上的对象是(A)
A.秦王
B.魏王
C.楚王
D.齐王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b
A.《归田园居》
B.《饮酒》
C.《种豆南山下》
D.《山居秋瞑》
19.有关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一般法国农民米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取倒叙的叙事措施。
20.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d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2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A)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品》—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
22."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d
A.层递
B.比拟
C.比方
D.对偶
23.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C)
A.郁达夫和徐志摩 B.郭沫若和郁达夫
C.闻一多和徐志摩
D.郁达夫和闻一多
2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c
A.《左传》
B.《汉书》
C.《史记》
D.《后汉书》
25.下列诗歌中,通属乐府诗的是(A)
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
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
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
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
26."易安居上"是指()b
A.辛弃疾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苏东坡
27.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D)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三顾频频天下计
C.拔剑四顾心茫然
D.出师未捷身先死
28.从作品的格调和体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d
A.颂歌
B.战歌
C.牧歌
D.恋歌
29.“听得道一声去也吗,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C)
A.对偶借代
B.比方夸张
C.对偶夸张
D.对偶拟人
30.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能够译为"却"的是()B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垒,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
31.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是出自(B)
A.《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
B.《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
C.《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
D.《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
32.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C)
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B.彼以艰辛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远人不服,则修文的以来之。
33.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B)
A.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看到顾秉谦就犹如见了严嵩
B.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
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给他吃饭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匪我愆期:不是我拖延婚期
D.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污池:细密的鱼网不要撒进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