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科目(不是试题)


1.学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根本标准落实到办学的体制机制上来。( )

 

   A.对 

   B.错

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各类教育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身体素质”六个方面上下功夫,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A.对 

   B.错

3.以下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B.教育可以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

 

   C.教育可以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创新动力

 

   D.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

 

   A.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教育

 

   C.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 )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A.把优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B.把优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C.把优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6.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 )、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A.重要性

 

   B.可预见性

 

   C.先导性

 

   D.前提性

7.以下选项中,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的是( )。

 

   A.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位

 

   B.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C.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D.坚定优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8.(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 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中强调,中国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A.2013

 

   B.2015

 

   C.2017

 

   D.2019

9.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更加充分发挥教育的服务支撑作用。当今时代,( )是第一要务,( )是第一动力,( )是第一资源。

 

   A.创新、教育、人才

 

   B.发展、创新、人才

 

   C.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D.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0.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B.公共资源配置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C.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D.《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明确了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

11.办好教育,方向是第一位的。我们国家办的是( )教育,要坚持以( )为指导,坚持( )办学方向。

 

   A.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公平公正

 

   B.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自由民主

12.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 )为指导思想,引领一切有益思想文化的涓涓细流汇入主流意识形态的浩瀚大海,营造良好的政风、教风和学风,防范错误思潮在学校抢滩登陆,确保学校和谐稳定、风清气正。

 

   A.新自由主义

 

   B.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上指出,办好我们的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A.党的十八大

 

   B.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14.以下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B.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D.马克思主义是相对封闭的理论

15.(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和灵魂。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为服务”的重要论断。

 

   A.2018年3月1日

 

   B.2016年12月1日

 

   C.2018年12月1日

 

   D.2016年3月1日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为服务” 重要论断的基本内容是

( )。

 

   A.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综合国力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国家服务;为教育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服务

19.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 )的具体体现。

 

   A.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D.实现中国梦

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A.2015年4月1日

 

   B.2015年8月1日

 

   C.2014年3月1日

 

   D.2014年5月1日

21.( )、( )、( )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A.独特的历史、中华文明、现实情况

 

   B.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

 

   C.中华文明、国际地位、世情

 

   D.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22.中华民族深厚的( )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源。

 

   A.政治思想

 

   B.文化底蕴

 

   C.教育思想

 

   D.历史文化

23.( )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本。

 

   A.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

 

   B.新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C.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D.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24.《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十大战略任务”的是( )。

 

   A.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C.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以平均主义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