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科目(不是试题)


1.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不动产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优惠利率

2.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其手段包括( )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规定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额

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政策目标 

   B.政策工具 

   C.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 

   D.政策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的中间性指标包括哪两个层次?( )

 

   A.操作指标 

   B.中介指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最终目标

5.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的物价稳定目标,其含义是中央银行要将物价保持静止不变。()

 

   A.对 

   B.错

6.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时,其就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A.对 

   B.错

7.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等政策操作以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

 

   A.对 

   B.错

8.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间性指标。()

 

   A.对 

   B.错

9.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等政策操作以减少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

 

   A.对 

   B.错

10.经济主体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政策力度、公众的预期都是影响内部时滞的重要因素。()

 

   A.对 

   B.错

11.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属于外部时滞。()

 

   A.对 

   B.错

12.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A.对 

   B.错

13.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减少。( )

 

   A.对 

   B.错

14.任何政策从制定到取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政策时滞。()

 

   A.对 

   B.错

15.(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工具。

 

   A.税收政策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16.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货币政策()。

 

   A.目标 

   B.工具 

   C.时滞 

   D.传导机制

17.中央银行可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 )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基础性货币政策工具

18.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一般包括( )

 

   A.物价稳定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19.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外部时滞很难控制,所以研究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更加重要。()

 

   A.对 

   B.错

20.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属于间接信用指导。()

 

   A.对 

   B.错

21.信用配额属于直接信用控制。()

 

   A.对 

   B.错

22.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印度

23.( )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A.物物交换 

   B.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 

   C.货币交换 

   D.等价交换

24.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发挥的是( )职能。

 

   A.贮藏 

   B.支付手段 

   C.计价单位 

   D.交易媒介